5月9日上午,学校在海淀校区文华楼一层报告厅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5次学习(扩大)会,专题学习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读本》。
3月14日上午,学校在海淀校区知行堂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3次学习(扩大)会,专题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,研究部署学习贯彻工作。
3月7日上午,学校在海淀校区文华楼一层报告厅召开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暨警示教育大会。
党支部充分发挥教师资源、师生联动优势,服务国家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,致力于宗教学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,努力打造和谐、进取的国家级宗教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高地。
支部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,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将树立正确民族观融入党支部建设全过程,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,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学院事业发展深度融合。
支部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以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为抓手,探索实践“理法方药”工作法,全力建设“科教服务型”支部,构建强化政治理论学习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、增强科研创新水平、推进文化传承发展、突出社会实践效果“五维一体”党建工作格局,扎实推进“一融双高”。
4月29日,北京市劳动模范、先进工作者和模范集体表彰大会召开,我校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、教授杨须爱荣获“北京市先进工作者”称号。
“民间文化是一片充满魅力的沃土,你必须走进去,才能感受老百姓鲜活的生活,才能真正理解中国人自己的文化。”
“她讲课往往旁征博引、深入浅出,常常巧妙地将民族学、社会学、传播学、历史学等不同学科话语融入我们的专业学习中。我记得在《教育文化学》课上,她会用许倬云《中国文化的精神》来论证‘文化传播与教育’……将复杂的理论概念以易于理解的方式传授给我们。”教育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邓雅珺说道。